交换机使用时出现故障是难免的,但是交换机在出项故障时如何处理,能否尽快排查故障问题很是让人头疼的。作为敬职敬业的维护人员,必须对交换机故障类型以及故障分析与处理熟悉与心。然而对初学者而言,交换机常出现的故障类型及分析处理的方法就没有那么好掌握了!本文特别为交换机常出现的故障类型及分析处理的方法作一简要的介绍。

1.交换机故障问题分类

(1)程序BUG,软件程序设计存在着缺陷。

(2)系统数据错误,系统数据,包括软件工注,用于对整个系统进行定义。如系统数据出现错误,也会造成系统全方位的故障,对整个交换局产生影响。 网管

(3)电路板块类型不合适。硬件更新后,同一名称的电路板块可能有多种不同的型号。在一般情况下,新型号电路板的功能会兼容旧型号电路板的功能,但旧型号的电路板的功能就不一定能兼容新型号电路板的功能了。

(4)机架、模块的问题。机架、模块用于承载电路板,按其在系统中的位置被分为处理机系统的机架、模块,交换系统的机架、模块和维护管理系统的机架、模块等。这些机架、模块也会出故障。

(5)设备供电的问题。整流器提供的-48V直流电被分配到每一个机架及相关的设备上,机架内的电源分配系统负责向模块供电,而每一模块上的电源电路板,都能根据模块内各电路板所需的电压进行调整,然后配送到每一块电路板上。但在这一过程中,任意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造成供电的故障。

(6)连接电缆和配线架跳线的问题。连接电缆和配线架的跳线是用来连接模块、机架和设备用的,如果这些连接电缆内的缆芯或跳线发生了短路、断路或虚接,就会形成通信系统的故障。

2.交换机故障分析和处理的方法

面对不同的故障,交换机出故障的现象各异。因此找出故障和确定原因,是故障分析的两个步骤。首先确定故障是软件问题还是硬件故障,常用的有三类测试方法:

(1)对比法:用本系统正常运行的设备或他局正常的设备作基准,对比故障设备和正常设备之间的区别,找出故障所在。这种方法简单易行,对软件故障的排查尤为有利,但缺点是用途有限,特别是一些故障无法找到有效的对比基准。

(2)替换法:用正常的设备去替换有怀疑的设备,这种方法主要用于对硬件设备故障的处理。替换时应注意正常设备的型号、类型及硬件工注是否与欲替换的设备完全相符。

(3)排除法:根据故障现象,罗列出故障发生的可能性,然后逐步排除。在罗列故障可能性的时候,要尽可能全面一些,不要有遗漏。排除可能性时要从简而繁,避免无效劳动。这种方法的逻辑性较强,可以应对各种各样的故障,但缺点是对维护人员的要求较高,要求维护人员对交换系统有全面深入的了解。

1.故障处理

故障现象:某局城建产设局间中继电路设施,但在硬件设施安装完毕后,输入局数据时出现了差错,即出现了局数据存储状态错误的提示。

故障分析:该故障按故障类型,很明显为软件故障,是无法使用替换法的。为此,根据由简入繁的原则,先采用了对比法,即打印出相关的局数据与他局进行比较,很愉就在内存管理表中发现了可疑点。由于局数据内存管理表是按照起始地址、终了地址、存储空间、剩余空间来管理的。而该局内存管理表中剩余空间的数值比存储空间的数值大了很多,很明显是局数据的管理出了问题。于是用机器码修改命令,调整了局数据内存管理表,就排除了这个故障,使局数据的运行达到了正常。

2.故障处理

故障现象:某新局开通后,一些用户在出局呼叫时,经常呼叫不成功,用话务统计监测时,发现出局呼损过大,近30%,且不分局向。

故障分析:此故障现象无法明确判定出是软件故障还是硬件故障,也没有可比对参照的设备,所以无法使用对比法和替换法,只能使用排除法来处理。

由于该故障与呼叫有关,与用户无关,不会影响用户的其他呼叫,所以可以排除用户电路和交换系统方面的因素。但根据呼叫流程,可以分析出与出局呼叫相关的硬件设备有用户电路、局间中继电路、收发码器和交换系统,与出局呼叫相关的软件系统有用户数据、局间中继局数据和收发码器局数据等。这样,依据由简入繁的原则,可首先进行局是中继电路的测试,结果没有发现什么问题,于是又对收发码器进行测试,发现有近25%的收发码器不能使用,且都集中在相同的模块上。但对这些不能使用收发码器按号码检查其局数据的设定时,并没发现有什么问题,至此可以肯定,该故障属于硬件方面的问题(集中在相同的模块上)。